青少年心理諮商

陪伴孩子在最不容易的階段找到方向、力量與支持。

針對青少年,整合情緒、人際、學業、自我認同等議題的專業心理支持。

青少年常見心理困擾

青春期經歷快速變化,常因壓力、學校、人際或家庭而出現困擾。

即使問題尚未「很嚴重」,只要感到卡住或無力,就是求助的時候。

1) 情緒與壓力

低落、易怒、焦慮、恐慌、壓力過載、情緒調節困難。

2) 學校與到校

拒學、遲到缺課、考試焦慮、拖延、專注困難。

3) 人際與社交

同儕衝突、社交焦慮、友情維持困難、網路互動壓力。

4) 自我與家庭

自信低落、外貌焦慮、自我認同困惑、親子衝突。

心理諮商如何幫助青少年?

✔ 情緒變穩定

焦慮減少、恐慌減緩、情緒起伏下降。

✔ 找回生活節奏

睡眠改善、到校率上升、作息較規律。

✔ 人際進步

更懂得表達想法、建立界線、減少衝突。

✔ 自我理解提升

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也更願意採取行動。

家長如何參與?

✔ 家長可以這樣支持

  • 給空間不逼問

  • 提供日常觀察(睡眠、到校、情緒)

  • 鼓勵孩子願意嘗試

  • 配合家庭溝通與作息調整

❌ 建議避免的方式

  • 每次諮商後要求孩子交代細節

  • 以責備、比較、貼標籤催促孩子

  • 把所有問題放在孩子身上而忽略環境因素

家長是合作夥伴,不是監督者。

映煦提供的青少年心理諮商與整合服務

(1)青少年心理諮商

  • 情緒、人際、學校適應專業介入

  • 青少年友善空間

  • CBT、情緒調節、人際技巧、正念

  • 親職諮詢與家庭諮商

(2)青少年陪伴方案

A. 生活節奏重建(個管師)

  • 睡眠、到校、作息調整

  • 每週追蹤與小任務

  • 情緒與行為觀察

B. 多元課程(依需求安排)

  • 輕鬆畫、療癒畫、自然工坊

  • 桌遊團體(人際技巧)

  • 烏克麗麗/音樂小學堂

  • 正念呼吸課程

C. 跨專業整合

  • 精神科醫療(藥物、評估)

  • rTMS 腦刺激

  • PEERS® 社交技能訓練

  • 親職支持與家庭會談

方案目標:
從情緒、到校、人際、生活功能四面向讓孩子重新啟動

青少年心理諮商Q&A

1。 孩子不太想來怎麼辦?

青少年對諮商有抗拒是非常常見的。
我們會以「不貼標籤、可選擇、從小處開始」的方式減少壓力,例如:

  • 從「最近一件最卡的事」開始聊

  • 讓孩子選擇想先談的主題

  • 以活動、牌卡、情緒工具降低戒心

  • 強調諮商不是評論哪裡不好,而是幫他更輕鬆生活

通常第一次願意來、看見有人願意理解自己,本身就會帶來很大改變。

2。 家長可以在過程中參與嗎?

可以,但方式會依心理師評估孩子的狀態後進行調整。
一般建議:

  • 初談由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(討論目標與界線)

  • 正式諮商以孩子單獨進行

  • 家長每 4–6 週會收到方向性的回饋(不涉及隱私細節)

  • 若家庭互動是關鍵議題,會安排親職諮詢或家庭諮商

我們希望家長是「支持者」,而不是「監督者」。

3。 多久會看到效果?

每個青少年的狀況、議題與投入程度都不同,因此「出現效果的時間」沒有固定標準。

通常我們會一起觀察幾個方向,而不是只看時間長短:

  • 日常生活:睡眠、作息、到校情況有沒有比之前更穩定

  • 情緒表現:爆衝或大吵大鬧的頻率有沒有稍微下降

  • 人際互動:願不願意多說一點、與同學或家人相處是否比較不那麼緊繃

  • 自我感受:是不是比較能說出「自己在想什麼、需要什麼」

心理諮商的重點不是「立刻變好」,而是一步一步累積調整的能力
心理師會和孩子一起訂定可以實際做到的小目標,並在過程中定期回顧,讓青少年與家長都能看見自己正在往前走,而不是原地打轉。

4。諮商內容會告訴家長嗎?

原則上,孩子的內容會被保密,這是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礎。

但若涉及以下情況,心理師會與家長討論:

  • 自傷或自殺風險

  • 重大危險(暴力、物質使用等)

  • 法律義務通報的狀況

  • 孩子同意讓家長知道的部分

家長會收到的是「方向、建議、觀察重點」,而不是逐字內容,避免增加孩子壓力。

5。諮商與醫療要怎麼搭配?

若孩子有以下狀況,心理諮商會與醫師密切合作:

  • 情緒症狀影響到睡眠、到校、生活功能

  • 中重度焦慮、憂鬱、恐慌發作

  • ADHD、情緒調節困難

  • 需要 rTMS 或藥物評估

  • 有自傷、自殺念頭或重大危險行為

映煦的優勢是:心理師、醫師、個管、課程都在同一團隊,孩子不需要自己在各系統之間奔波。

6。可以跟學校合作嗎?

可以,但需經家長與青少年一起同意
合作方式包括:

  • 提供「非隱私、支持性」的建議給導師或輔導老師

  • 協助建立到校/作息配套

  • 討論校園人際或適應策略

  • 協助學校理解孩子的需要(不貼標籤、不提供診斷細節)

我們重視孩子的隱私與尊重,合作前會先與孩子討論如何「安全且恰當」地分享。

青少年心理健康政府措施

  • 教育部推廣「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手冊」。

  • 衛生福利部「15-45 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」(每人最多 3 次免費心理諮商)

  • 映煦心理諮商服務

    映煦診所提供個別、 伴侶、家庭心理諮商,協助個人、 伴侶及家庭處理關係及互動等問題。

    此外我們也有青少年心理諮商、親職諮詢,為青少年及家長提供諮詢及治療服務。

    如您想直接預約個別(成人或青少年)、伴侶、家庭諮商親職諮詢或看更多心理師介紹,請按下方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