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?了解坐不住原因,找回內在專注力

家長帶著孩子前來看診,無奈地描述著每天的困境:老師說孩子在學校上課總是分心,不是摸東摸西,就是扭來扭去、愛和同學講話;回到家像有用不完的電力,跑跳個不停,寫作業拖拖拉拉,常常寫不完,甚至連聯絡簿都會忘記帶回來。
父母一方面要承接老師的回饋,一方面又得疲於叮嚀、督促孩子完成基本任務,常常感到煩躁與無力。而孩子則在一次次責備中,說不出為什麼自己「做不到」,漸漸出現挫折、自卑,甚至變得疏離、叛逆。究竟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是怎麼回事呢?今天我們將透過本文,帶您一起來了解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原因,並和您分享小朋友專注力不足解決方法,讓您不再為了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改善」而煩惱!
孩子為何總是分心、拖拖拉拉?3類常見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原因
注意力不集中並不一定是「病」,也可能來自不同面向的影響。一般常見可以分成以下3大類:
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原因1:發展性問題
最常見的例子就是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。這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,指的是孩子的大腦「執行功能」發展較慢,包括專注力控制、時間感、衝動抑制、情緒調節等能力都會受到影響,使得孩子表現出坐不住、容易分心、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。此外,感覺統合功能較差的孩子,也可能因為無法有效過濾外界刺激而顯得心浮氣躁,難以長時間專注。
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原因2:情緒性困擾
有些孩子的專注力下降,其實是焦慮或情緒問題造成的。當孩子因為擔心考試、害怕被批評或人際關係不順而焦慮時,大腦會被「不安全感」佔據,無法把注意力放在課業或活動上。
另外,挫折忍受度低的孩子,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想逃避或放空,也會被誤以為是「不專心」。
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原因3: 環境因素
現代孩子的生活環境充滿干擾:手機、平板、電視、遊戲,甚至只是吵雜的背景聲音,都足以讓他們分心。如果再加上缺乏規律作息、睡眠不足,孩子的腦袋就更難以穩定專注。
不過須注意,並不是所有注意力不足都是 ADHD,了解孩子「卡住在哪個環節」才是改善的第一步。
如何知道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?6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常見表現
想知道家中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,家長可以從以下6個情境來初步觀察:
- 寫功課不專心,常常拖到半夜還寫不完
- 別人講話時心不在焉,無法完整聆聽
- 需要有人陪在旁邊,才有辦法維持專注
- 上課容易放空發呆,甚至錯過老師指令
- 上課忍不住講話、插話
- 很容易被周遭聲音、動靜干擾
如果這些狀況持續出現,並且當孩子在不同場域(學校、家庭)中都有類似的表現,家長就需要進一步思考背後的原因。
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改善?2個小朋友專注力不足解決方法分享

若察覺孩子有類似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時,家長們不妨試著以以下2大方法,協助孩子去除環境干擾,找回內在專注力:
1. 從「外部條件」著手
建議父母可以透過以下4個方法,幫孩子打造一個相對安定、可預測的環境:
- 建立安靜的學習角落:避免過多玩具、雜物或電子產品干擾
- 運用番茄鐘:設定 20~25 分鐘專注時間,搭配 5 分鐘休息,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拉長專注度
- 單一目標任務:一次只要求完成一個小項目,而非多工進行,減少挫折感
- 規律作息:固定睡眠、用餐與學習時間,讓孩子的大腦建立「預測感」
2. 從「內在專注力」培養
除了外部支持,也能透過遊戲與訓練強化專注力:
- 遊戲化練習:利用桌遊、拼圖、疊積木等活動,訓練孩子短時間集中
- 具體獎勵制度:例如完成一個番茄鐘,就可以得到貼紙或小獎勵
- 正向回饋:當孩子有進步時,立即給予具體稱讚,讓他感受到努力的價值
- 逐步挑戰:由易到難,幫孩子累積成功經驗,建立自信與動機
以上這些方法的核心,不在於「逼孩子更專心」,而是創造一個能讓孩子逐漸發展專注力的環境與節奏。
什麼時候需要醫師與心理師協助?出現4個狀況需注意
如果家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已經到達以下4個狀態時,就應及早預約兒童心智科或尋求身心科醫師門診進行評估:
- 持續6個月以上
- 明顯影響學習、人際或家庭互動
- 老師多次反映學習問題
- 家長嘗試多種方法仍感到挫折
由專業醫師透過病史詢問、臨床觀察、與家長及老師的資訊,初步釐清孩子的狀況,若醫師認為需要進一步了解專注力、情緒或行為表現,會再轉介給心理師進行心理測驗與功能評估。
心理師除了能透過標準化測驗更清楚呈現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狀態,也能透過遊戲治療、行為訓練,幫助孩子逐步建立專注力與自我管理能力。同時,家長也能獲得具體的教養策略與回饋。
振芝映煦心身醫學診所|理解與支持是陪伴孩子找回專注與自信的重要關鍵
注意力不足並不是孩子「不乖」或「不用心」,而是身心狀態與環境交互影響下的結果。父母能做的,是先停止責備,轉而理解孩子真正的困難,並透過醫師門診與心理師合作,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支持方式。
振芝映煦心身醫學診所以「以人為本、結合實證科學」的理念,提供細緻且個別化的評估與治療,讓每個來到振芝映煦心身醫學診所的孩子,都能在安心的環境中,慢慢找回專注力。就像近視需要戴眼鏡,專注力的困難也需要正確的工具與支持。當孩子被理解、被接住,他們才能看見自己的可能性。
👉 若你懷疑孩子有注意力不足的困擾,別急著責怪自己或等待孩子「自己長大就會好」。
📩 點我預約映煦心身醫學診所|由醫師為你與孩子進行完整評估,必要時安排心理測驗與治療,一起找到解方,重新點燃學習與成長的信心。
延伸閱讀:
瞭解兒童情緒障礙特徵、類型與治療方式,還孩子快樂童年